提起朝鲜战争(1950-1953年),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志愿军和以美军为首的"联合国军"的较量。但鲜为人知的是,当时还有另一个大国秘密参战,规模甚至超过许多"联合国军"成员国——苏联。
冷战时期,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让这场战争变得极为敏感。苏联为了不引发与美国的直接冲突,选择了一种特殊方式介入:秘密出兵。直到苏联解体后,档案解密才揭开这段被刻意掩盖的历史。
1950年11月,第一批苏联空军秘密抵达中国东北,随后投入朝鲜战场。为了避免暴露身份,苏联飞行员被要求穿志愿军军服,禁止携带任何苏联证件。用中文或朝鲜语通讯(尽管很多人只会说俄语)。战果归功于"中朝空军",绝不承认苏联介入。
据统计,苏联累计派出12个航空师、超7万名官兵参战,包括飞行员、地勤、防空部队等。他们的米格-15战机在"米格走廊"(清川江至鸭绿江空域)与美军激烈交锋,共击落约1,300架联军飞机,自身损失仅345架。
期间苏联还秘密部署了防空炮兵师,保护鸭绿江大桥和志愿军后勤线。美国飞行员多次报告"遭遇训练有素的高炮部队",但美国政府早就知道苏联已经下场参战,却选择装糊涂——因为捅破这层纸可能引发美苏全面战争。
朝鲜战争期间,从战术制定到武器装备,苏联军事顾问深度参与朝鲜人民军和志愿军的作战计划。甚至部分战役的炮火准备方案,都出自苏军炮兵专家之手。
除了苏联,还有几个国家以不同形式支持朝鲜。比如东德:当时派遣医疗队和军工专家;捷克斯洛伐克提供了火炮和坦克(部分T-34坦克经中国转交朝鲜);匈牙利、波兰培训了朝鲜飞行员和技术兵种。
但这些援助规模很小,与苏联的直接军事介入不可同日而语。
面对确凿证据(如被俘苏军飞行员、带有俄文标识的飞机残骸),美国当局却始终回避公开承认苏联参战,为什么呢?
因为一旦坐实美苏直接交战,可能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,那就是核战,这是美国承担不了代价。而且若美军知道对手是二战王牌飞行员(许多苏军参加过柏林战役),可能影响美军斗志。
这段秘闻揭示了冷战时期的游戏规则:代理人战争是大国较量的安全阀;表面否认、实际介入是心照不宣的常态;核威慑时代,直接开战的成本让双方都选择"有限战争"。
直到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才公开承认:"我们的前辈曾在朝鲜的天空英勇作战。"这段被刻意模糊的历史,终以英雄正名的方式画上句号。
#亚太瞭望台#
广升网配资-十大配资平台app-南京配资开户-股票配资公司行业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